【读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解释】:拔苗助长的意思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读音】:bá máo lián rú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解释】:拔茅连茹的意思是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读音】:bá máo jì sh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解释】:拔毛济世的意思是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读音】: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类型】:7字成语
【出处】:
【解释】:拔了萝卜地皮宽的意思是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读音】:bá lèi chāo qún
【类型】:4字成语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解释】:拔类超群的意思是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读音】:bá lái fù wǎng
【类型】:4字成语
【出处】:《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
【解释】:拔来报往的意思是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读音】:bá kuí qù zhī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见家织帛,怒而出其妻;食子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
【解释】:拔葵去织的意思是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读音】:bá kuí dàn zǎo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唐·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解释】:拔葵啖枣的意思是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读音】:bá jiàn lùn gōng
【类型】:4字成语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解释】:拔剑论功的意思是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