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i tòng yù jué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解释】:哀痛欲绝的意思是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读音】:āi sī háo zhú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解释】:哀丝豪竹的意思是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读音】:āi shēng tàn q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解释】:哀声叹气的意思是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读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类型】:6字成语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解释】: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是指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读音】:āi lí zhēng shí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解释】:哀梨蒸食的意思是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读音】:āi lè xiāng shēng
【类型】:4字成语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解释】:哀乐相生的意思是悲哀和喜乐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读音】:āi huǐ jī l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解释】:哀毁瘠立的意思是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读音】:āi huǐ gǔ l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解释】:哀毁骨立的意思是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