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类型】:6字成语
【出处】:《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解释】:二者不可得兼的意思是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读音】:èr xìng zhī hǎo
【类型】:4字成语
【出处】:《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解释】:二姓之好的意思是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读音】:èr xīn sān y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解释】:二心三意的意思是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读音】:èr xīn liǎng y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解释】:二心两意的意思是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读音】:èr tóng yī mǎ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解释】:二童一马的意思是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读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类型】:5字成语
【出处】:《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解释】:二桃杀三士的意思是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读音】:èr shù wéi nüè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解释】:二竖为虐的意思是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读音】:èr sān qí y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解释】:二三其意的意思是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