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增壹阿含经
【增壹阿含经 】
梵名Ekottarika^gama (音译作伊姑达啰阿甘),巴利名 An%guttara-nika^ya 。凡五十一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又作增一阿含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本经之名称,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一、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举,增一阿含系依法数之次第,自一法顺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类辑成者,故称增一。又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增一阿含乃佛陀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总集而成。
全经共分五十二品,四七二经。本经带有浓厚的大乘思想色彩,成立时期为四阿含中最晚者。其内容:初设序品,叙述阿难传诵、本经结集、优多罗受法之因缘等;次则依增数法将各小经分类辑集,即:(一)一法分类,包括十三品。(二)二法分类,包括六品。(三)三法分类,包括四品。(四)四法分类,包括七品。(五)五法分类,包括五品。(六)六法分类,包括二品。(七)七法分类,包括三品。(八)八法分类,包括二品。(九)九法分类,包括二品。(十)十法分类,包括三品。(十一)十一法分类,包括四品。其中,各品及各经之最后,多有‘总颂’以结撮该品或该经之大要。
增一阿含之分品、卷帙,于宋、元、明三本为五十二品,五十卷;于高丽藏本则为五十品,五十一卷。关于本经之增数有二说,即:(一)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等所举,增一阿含经原从一法顺次增至百法,后因亡失,故仅传十法。(二)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分别功德论卷二等所举,本经系从一法顺次增至十一法,总计有十一法。此说与现存增一阿含经之内容较相符。
于南传五部之中,增支部(巴An%guttara-nika^ya )相当于本经。增支部共有十一聚,一七一品,二二○三经。据日本学者姊崎正治之汉译四阿含( The four Buddhist a^gamasin Chinese),及赤沼智善之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所载,汉译增一阿含四七二经中,与巴利文增支部内容相当或可资对比者,仅有一三六经。同书又举出,增支部中不含汉译经之大乘思想,且少增广及窜改之痕迹,故其完成编纂应较汉译经为先,于西元第一世纪顷即存。此外,另于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经之题解则谓,增一阿含与增支部之相当经或类似经,共有一五三经。
汉译增一阿含之别生经,有阿罗汉具德经一卷等,共计二十八种。近时于我国新疆滴译地方发现之梵文残卷中,有相当于汉译之增一阿含经善聚品第五经。霍诺尔(R. Hoernle )于其着作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asternTurkestan, vol. Ⅰ.中收录之。
另西藏大藏经所收之慈氏所问品经(藏Byams-pas shus-pah!I leh!u )相当于增一阿含经善知识品第六经,大微妙幢经(藏Mdo Chen-po rgyal-mtshan dam- pa shes-bya-ba )相当于高6 品第一经,四谛经(藏Lden-pa-bshih!i mdo )相当于四谛品第一经,利益指鬘经(藏Sor-moh!i phren-ba-la phan-pa )相当于力品第六经,慈观想经(藏Byams-pa bsgom-pah!i mdo )相当于放牛品第十经。
关于增一阿含之部属,据法华经玄赞卷一本、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八等所举,四阿含均为大众部所传;然分别功德论卷二认为是萨婆多部所传;日本学者水野弘元则认为系大众部末派所传。[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六、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参阅‘阿含’3617、‘阿含经’3619)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