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食
【食 】
梵语a^ha^ra,巴利语同。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即牵引、养育众生之肉身或圣者之法身,而使之存在,并永远保持其状态以及触等精神作用(心、心所)之饮食。三界中能长养肉身之食物,称作世间食;长养悟智(法身)之食物,称出世间食。凡此,总别为九种类(九食)。
(一)世间食有四食,即:(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2)触食,亦作更乐食、乐食、温食,即精神之主体透过感觉器官,由取外境(客体)时所起主客接触作用的心之作用,依此能长养感觉、意志,或资益肉体,故称为食。(3)思食,亦作意思食、念食、意食、业食,即意志之作用(思),期求自己所好者存在之状态;以其能延续生存状态,故称为食。(4)识食,指精神之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能造作未来果报之主体,以其为保持身命之主体,故称为食。
一切有漏法具有将存在者继续生存于世间之作用,其中特以此四食具此作用最为显者,故称为食。触、思、识等三食通于三界,然段食仅限于欲界。复次,依五趣、四生等有情之存在状态不同,其主食有异,又依四食生存者有凡圣之区别,分为:不净依止住食(欲界凡夫之四食)、净不净依止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之三食)、清净依止住食(声闻、缘觉之四食,但有学为净不净依止住食)与能显依止住食。能显依止住食又称示现(依止)住食,即诸佛菩萨之四食。
(二)出世间食分为:(1)禅悦食,即行者以禅法资益心神,得禅定乐。(2)法喜食,即行者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3)愿食,即行者发弘誓愿,欲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以愿持身,常修万行。(4)念食,即行者常忆持所得出世之善法,心存定意,护念不忘。(5)解脱食,即行者修出世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此出世间五食之名,出自华严经疏卷二十八;然于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所说之名称则略异。禅悦等五食即依禅定之力、正愿、正思、离烦恼之自由、学佛法之喜悦,以此五者能养育悟种并保智慧之生命,故称为食。上记之四食(世间食)与五食(出世间食)合称九食,又称九种食。
(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其各依眠、声、香、味、细滑、法来保养,故眠等以食为喻,而称为六种食。六食再加上不放逸(涅槃之食),并称为七种食。
(四)一切食物归纳为五类,即饭、■、麦豆饭、肉、饼,或■、饭、干饭、鱼、肉,称为五种蒲缮尼食(又称五啖食、五正食。蒲缮尼为梵语bhojani^ya 之音译,意指食物,即软食)。其他如枝、叶、花、果、细末磨食,或根、茎、叶、花、果等五种名为五种佉阇尼食(又称五种珂但尼食、五嚼食、五不正食。佉阇尼为梵语kha^dani^ya 之音译,意指咀嚼之物,即坚食),以上合称二类十种。此外,再加上五种奢耶尼食(苏油、生、苏、蜜、石蜜),即为十五种食。其中所称之正食,系为摄取足食(满足之饮食)之意。于密教中,乳、酪、粳米称三白食或三净食,系为修法之际,行者所用之饭食。
(五)比丘禁食具有生气之食物,去生气之食,有五种方法,即:火净、刀净、爪净(分别用火、刀、爪来调理)、蔫干净(自然干燥)与鸟啄净(以鸟啄之)等五种,或拔根净、手折净、截断净、劈破净、无子净等五法(但有异说),以此所得之清净食,称为五种净食。
(六)出家者允许乞食生活之正命食,而以其他之生活方法为邪命食,遂加以禁止。邪命食分为:下口食(依耕作、卖药等)、仰口食(依天文、术数等学)、方口食(依权势、富豪使于四方)与四维口食(依占卜吉凶等)。
(七)有关饭食之时间(食时),佛教教团规定出家者当为从朝至正午之间;过此时而食,即非时食。相传早朝乃诸天用食之天食时;日午为佛定制之出家食时,称法食时;日暮为畜生之食时;夜中为鬼神之食时。以上称为四时食。
(八)斋食以外之粥为不正食,自古即为早餐时所食用;演至后世,寺院之朝食(粥)与中饭(饭)合称粥饭,但至后来亦用为夕食。于禅宗寺院,粥称为小食。为特定之人所做之饭食,称作特为饭。于饭食之际,唱念咒文或佛名以示感谢者,称为唱食。[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毗罗三昧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佛地经论卷一、大智度论卷三](参阅‘净肉’4697、‘戒’6546)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