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
位于河南洛阳南方十四公里处之伊河入口两岸之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为伊河东西两岸的石窟群之一。龙门山岩属大理石,坚硬细密,极难雕琢,但不易风化。因山谷成门阙状,因而古时称其为伊阙石窟。系将岩石开凿为洞窟,在窟内刻龛及佛像,故又称龙门龛、伊阙佛龛。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我国古代佛教石窟之艺术三大宝库。北魏初期,首于大同云冈石窟大事雕刻,至太和十八年(494),自大同迁都洛阳后,为追念先帝之遗绪,石窟之建造自然由云冈转移至龙门,乃于龙门大兴土木,营造石像。
历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隋、唐,及五代、北宋、金,直至清末,先后营造达一千多年,造像作品中,北魏占百分之三十,唐代占百分之六十,分布于东、西两山之崖壁上。洞窟较大者有三十余处,且大部分在西山。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题记碑碣二千七百多块,并有佛塔四十多座。其中,以唐开元(713~741)前,尤其武则天时期之作品为最多,然目前唐代之石窟,只剩下七处。
又多数之石窟均与帝王之祈求冥福有关,兹分别概述西山、东山之石窟群。西山以创设于北魏太和年间之古阳洞年代最古。又称老君洞。系由一批支持北魏孝文帝迁都之王公贵族及高级将领所开龛凿像之集中地。广约七公尺,高、深各约十公尺,洞之后方呈半圆状。左壁有一刻于太和十九年之弥勒像龛,其中之刻铭,为龙门现存最古之铭文。
宾阳洞,系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营造者。广约十二公尺,深约十一公尺。后壁之本尊释迦坐像,面带微笑,相好威仪,背光呈圭形,并以忍冬、莲花、天人及火炎庄严之,日本法隆寺金堂所安置之释迦佛像,即与本尊近似;另外,金堂天盖之垂帐,亦与本洞天井周缘之宝帐吻合。中壁之内壁雕有释迦五尊坐像、三尊立像,洞顶饰有莲花纹、飞天神像,地面亦刻有莲花纹、龟
甲纹,其前壁上雕刻皇妃祭祀行列图等,规模宏大,雕饰壮丽,不愧为豪华之皇室建筑。又入口外壁左右之仁王像气象雄伟。
伊阙洞,俗称莲花洞,广约六公尺,深约十公尺,后方亦如古阳洞之呈半圆形。其天井中央有六飞天环绕之大莲花,手法精丽,莲花洞即由此而得名。
奉先寺,为今规模最壮大之无盖石窟,分内、外二阵,内阵广约三十八公尺,深约二十三公尺;外阵广约三十六公尺,深约十四公尺,为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且具代表性之重要石窟。其后壁中央镌刻卢舍那佛坐像,高约十六公尺,相好庄严,躯干雄伟,头发成波状,衣纹细腻,然今两手已失,两足亦破损;台座并列三重莲花,莲瓣各刻有小佛,表示莲花藏世界;背后中央之莲花,周缘为化佛、飞天及唐草、火炎等阳刻,极其丰丽;为龙门最大、最优之佛像。侍立于大佛两旁之菩萨、迦叶、阿难,高十一公尺余,又菩萨之宝冠、璎珞等,丰美纤巧。左右两壁有高约十公尺之金刚力士,又有高达十一公尺之两神王,雄浑豪宕,气宇横溢,颇富真实性。综言上记诸窟之风格特点,乃窟形单纯、变化少,题材趋向于简明集中以突出主题。
除上述诸窟之外,尚有药方洞、敬善寺洞、大洞、破洞、塔洞、永隆洞(万佛洞)、南极洞等窟。东山诸窟中,以石窟寺较为著名,分左、右二窟。左窟广约九公尺,深约六公尺余;右窟广约七公尺,深约六公尺。均属唐代之作品。此外,东山之北半部,尚有著名之香山寺,白居易曾在此住过。
盖龙门属坚致之大理石岩质,适宜细工,加上倾斜约三十度,致难以掘成大窟,故天井均作穹窿状造像形式,乃受印度犍陀罗、笈多之影响,而融以中国风尚。如北朝之石窟主要佛像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释迦与多宝如来并坐像,三世佛和七佛;佛像大抵魁伟,厚唇、高鼻,虽表现拓跋氏之风貌,然已较大同石窟倾向汉人形貌。隋唐时,坐像多为阿弥陀佛、弥勒佛、卢舍那佛、药师佛等,反映唐代净土宗之兴起与石窟造像艺术世俗化之趋向;同时散于各窟中之大量碑碣石铭,为我国书体演变之重要资料,亦为一部石窟资料之编年史;此期之佛像面貌丰丽,衣纹细腻,佛发多作涡状,甚少波形;又本尊像之胁侍,多为二罗汉、二菩萨;凡此,均可见隋唐雕刻之特色。又北魏以迄唐代中期,佛教艺术对日本佛教美术亦有很大之影响。
近代因遭受帝国主义破坏,加上无智之人贪利而盗像卖予外人;致小型佛像十之八九均失去头部,宾阳洞中著名之两块北魏‘帝后礼佛图’浮雕,亦被窃走。[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卷四十四、卷五十三、洛阳伽蓝记卷五、广弘明集卷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六十一、支那佛教史迹卷二、佛教艺术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0))]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