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光明
【光明 】
(一)指光(梵a^tapa )与明(梵a^loka )为十二显色中之二色。据俱舍论卷一载,太阳所发之焰,称为光;月、星、火药、电等所发之焰,称为明。光有黄、赤二色,明有青、黄、赤、白四色。[大毗婆沙论卷十三、顺正理论卷一](参阅‘显色’6922)
(二)指佛菩萨之发光。梵语prabha^。又作光。若由佛菩萨自身发出之光辉,称为光;而照射物体之光,则称为明。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显真理之作用。此由佛菩萨身上所发出之光,又称色光、身光、外光;对此而言,智慧具有照见事物真相之作用,故称为心光、智光、智慧光或内光。佛之光明可分为常光(圆光)与现起光(神通光、放光)二种,前者指恒常发自佛身,永不磨灭之光;后者指应机教化而发之光。常光一般为一寻或一丈之圆光。
此外,依发光处之不同,复分为二种。一种为发自全身之举身光;另一种为发自某一处之随一相光,如由白毫相(眉间)发出之光,称白毫光、毫光、眉间光,由毛孔发出之光,称毛孔光等。色光与心光,或常光与现起光,合称二种光明。除上述外,魔光与佛光之分别,乃在于魔光导致人心浮动、恍惚,而佛光令人心镇静、清净,此二种光有时亦合称二种光明。另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所举,外光明(日月等之光)、法光明(智慧光等)、身光明,合称三种光明。
佛之光明能遍照一切处而无所障碍,故亦称无碍光明。无量寿经卷上以无量光等十二种光形容阿弥陀佛之光明。大宝积经卷三十则载释迦牟尼佛有决定光明等四十一种光明。昙鸾于赞阿弥陀佛偈中,列举出光轮、光晓、光触、光云、光泽等名称,以赞叹光明之功德。就佛光之作用而论,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议之作用,故称神光;佛光富于恩惠,故称慈光;同时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称光明智相。此外,从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称光益;由光明而带来之幸福,称光瑞;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广大如海,故称光明广海。[法华经卷一、观佛三昧海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七、卷八、卷三十四、卷四十七、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观念法门、往生要集卷中本、无量寿经钞卷五](参阅‘三种光明’651)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