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谛什么意思,十六谛的意思及解释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十六谛的含义及解释

词语:十六谛

【十六谛 】

指印度正理学派所立之十六种认识及推理论证方式。又作十六句义(梵s!od!as/a pada^rtha^h! )。正理学派以考察十六谛乃到达解脱之要件。而龙树则于其广破经、广破论、回诤论中批判十六谛,并一一破之。十六谛者:(一)量(梵prama^n!a ),乃获得真智之方法,有现量、比量、声量、譬喻量四种。(二)所量(梵prameya),乃指知识之对象,有:我、身、根、境、觉、意、作业、烦恼、彼有、果、苦、解脱十二种。(三)疑(梵sam!s/aya ),指对所见事物之特性未明确之知,此乃推理论证之基因。(四)用(梵prayojana ),指解疑之作用。(五)喻(梵dr!s!t!a^nta ),指凡人、学者皆认可的推理论证之标准根据。(六)悉檀(梵siddha^nta ),即宗义,乃立者之主张。(七)支分(梵svayava ),乃论证之形式,即指五支作法。(八)思择(梵tarka ),指为了知事物真相,根据其原因,而行深思推理。(九)决(梵nirn!aya ),指义理之决定。(十)论义(梵va^da )。(十一)纷义(梵jalpa),指为坚守自说,用难难等不正之法。(十二)坏义(梵vitan!d!a^ ),指自无立论,而以不正之法难他人之立论。(十三)似因(梵hetv -a^bha^sa ),指似是而非之因,即不正之因,有不定、相违、问题相似、所立相似、过时五种。(十四)难难(梵chala ),乃指故意将敌者之语曲解,而非难之。(十五)诤论(梵ja^ti), 敌者颠倒同法、异法,以非难立者之正确论证,此与古因明之十四过类相当。(十六)堕负(梵nigrahastha^na ),指立者因误解、不解而致败北。[百论疏卷上之中、印度六派哲学、印度哲学史、中观佛教论考(山口益)]

分类:佛学大词典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