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什么意思,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的意思及解释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的含义及解释

词语: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

【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 】

  Pusa jieben

  佛教大乘戒律书。亦称《菩萨善戒经》、《瑜伽戒本》等。汉译题为弥勒说,藏译题为无著造。为大乘律藏中记载菩萨戒条文、说明戒相的典籍。

  译本 汉译有四种:①《菩萨戒本》。北凉昙无谶译,1卷;从《菩萨地持经·方便处戒品》录出,加归敬颂而成,亦称《地持戒本》。②《菩萨善戒经》。南朝宋求那跋摩译,1卷。③《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译者不详(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题南朝宋求那跋摩译),1卷。④《菩萨或本》。唐玄奘译,1卷;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录出,亦称《瑜伽戒本》。玄奘又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在大慈恩寺译出《菩萨戒羯磨文》1卷,别出《菩萨戒本》1卷,普光笔受,是为最后定本。此外,尚有后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网经》,据称梵本共61卷,罗什只译了《菩萨心地戒品》,分上下品。下品说十重戒、四十八轻或,故也称《菩萨戒经》,流行较《瑜伽戒本》为广。

  玄奘译的《菩萨戒本》,十分流行,其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且常在名字前冠以“大乘”字样,如窥基称“大乘基”等。

  内容 主要说明菩萨戒相。书中列举四种重戒和四十八种轻戒。菩萨戒相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大类,称“三聚戒”。重戒为: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或毁他;他求财法,悭吝不施;忿恼有情,不受谏谢;谤大乘法,说相似法。轻戒为:不供养、颂赞、信念三宝;贪着利养、恭敬无厌;不敬长老、不答来问;不受他请;不受施物;求法不施;弃舍犯戒有情;于诸遮罪不应与声闻共学而共学;为利他故七支性罪应开不开;邪命不舍;威仪不静;不乐涅槃;于恶声誉不护不雪;护他忧恼不作调伏;报复瞋打骂弄;犯他不忏谢;不受他忏谢;于他怀恨坚持不舍;染心畜徒众;贪睡眠休卧;贪无义语虚度时日;不求教授;不除盖障;贪世间禅;轻弃声闻乘;舍菩萨藏专学声闻藏;未精佛教研异学外论;爱乐异、外论;谤菩萨藏甚深法义;怀爱恚心、自赞毁他;不往听正法;轻慢说法者;不为助伴;不瞻病苦;见作非理不为说正理;不报恩惠;不畏忧恼;求财不施;不以财法摄受徒众;不随他心转;他实有德不欲赞扬;不折伏行非法者;不现神通引摄制伏。

  法疏 现存有隋慧远述《地持论义记》(卷三,下);唐遁伦集撰《瑜伽师地论记》(卷十),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明智旭笺《菩萨戒本经笺要》1卷(系释昙无谶译《菩萨戒本》)。此外有日本行性述《菩萨或本笺解》3卷(系用汉文注释玄奘译《菩萨戒本》)。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有印度关于《瑜伽戒本》注释多种。藏文注释有宗喀巴的《菩萨戒本品释》(系集诸家注释之大成),另有藏译月官造《菩萨戒摄颂》。(隆莲)

分类:中国百科全书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