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佛陀
【佛陀 】
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佛驮、浮陀、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知者。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
(一)指释迦牟尼。(参阅‘释迦牟尼’6824)
(二)觉知三世一切诸法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示现于人类历史上之佛陀,唯有释迦牟尼。但依经典所载,则有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如过去有燃灯佛等诸佛,未来则有弥勒佛等诸佛示现。十方,例如著名之东方阿■佛、西方之阿弥陀佛等。又摄大乘论释卷十五有诸佛同一法身,三世十方诸佛亦即一大法身佛之说。又以众生皆具佛性之故,遂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身成佛’或‘即心即佛’等说,进而有‘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说。
(三)五世纪天竺禅僧。初结友六人,同修定业。五僧证果,唯师未获,后游历至平城,受北魏孝文帝礼敬,终于恒安城内证得道果。未久随帝南迁,于洛阳设静院以居之。屡往嵩山,高谢人世。太和二十年(496),帝敕就少室山为之立寺,此即著名之少林寺。四海闻风响会者,常达数百。自此嵩山少室,更以禅法驰誉。[续高僧传卷十六、魏书释老志](参阅‘佛陀禅师’2641)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