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报分
【报分 】
人能修世间禅定,必得色无色二天之报境。
一、色界天
(一)初禅三天
一、梵众天 梵,净也,以无染欲故。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民众也。
楞严经云:‘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
经云:‘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三千大千世界也。
经云:‘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二)二禅三天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
经云:‘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
经云:‘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
经云:‘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三)三禅三天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
经云:‘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
经云:‘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
经云:‘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纯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四)四禅四天 (四禅有九天,中五不还天非凡夫居,不列。)
一、无云天 以前诸天,空居依云而住,此天在云之上,居无云之首,故号无云。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故。
经云:‘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又云:‘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
四、无想天 谓此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
经云:‘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是等诸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二、无色界天
一、空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能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
经云:‘从是有顶色边际中,(中略)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二、识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
经云:‘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
经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逈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
经云:‘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分类:佛学次第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