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藏什么意思,智藏的意思及解释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智藏的含义及解释

词语:智藏

【智藏 】

(一)梵语jn~a^na^kara-garbha。生起智慧之根本、源头。[八十华严卷七十]

 (二)即指佛智。佛之智慧广大,无所不包,含藏无限,故称智藏。华严五教章卷一(大四五·四七八中):‘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

 (三)(458~522)南朝梁代僧。与僧旻、法云并称为梁代三大法师。吴郡(江苏吴县)人,俗姓顾。初名净藏。少聪敏,性谦和。据续高僧传卷五载,师十六岁出家,泰始六年(470)敕住兴皇寺,师事上定林寺僧远、僧祐及天安寺弘宗,并从僧柔、慧次二师受学,精通经论及戒律。太宰文宣王绍隆佛教,将讲净名经,召集精解经论之僧众二十余人,师年腊最少,居最末座,然敷述义理,无能抗衡者。梁武帝时,颇受崇信,敕住开善寺。二十九岁时,闻善相者告以寿仅三十一,遂息讲解,竭精修道,发大誓愿,不出寺门;又于经藏中,得金刚般若经,日夜读诵受持。至三十一岁岁末,师以香汤沐浴,诵经待死,俄而空中有声,盖以般若经之力而得倍寿。自此,江左道俗竞诵般若经,皆多征应。武帝曾拟自任白衣僧正,依戒律立法,整治僧纪,无人敢加谏止,师乃上书谓佛法之大海非俗人所能得知,复与帝数度问答,帝服其义理,事乃止。其后曾奉敕于彭城寺讲成实论、慧轮殿讲般若经,晚年屏居开善寺。武帝受菩萨戒时,以师为戒师;皇太子亦敬重于师,尝亲临法席,听讲大涅槃经。普通三年九月示寂,世寿六十五。敕葬独创山。以师住于开善寺,故一般称之为‘开善’。师毕生从事讲经、注经,常讲经论有大小品般若、涅槃、法华、十地、金光明、成实、百论、阿毗昙心等,并撰着各义疏,以利演说,今皆不传。[释氏稽古略卷二、佛祖历代通载卷九、释氏六帖卷十、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上]

 (四)(735~814)唐代禅僧。虔化(江西)人,俗姓廖。八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于建阳佛迹岩参礼马祖道一,受心印及袈裟。于道一示寂后,唐贞元七年(791),依众请开堂,后住锡于虔州西堂,宣扬马祖禅风。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共称马祖门下之三大士。元和九年示寂,世寿八十,法腊五十五。穆宗敕谥‘大觉禅师’。嗣法弟子有虔州处微,及新罗僧鸡林道义、本如、洪涉、慧彻等。师之禅风盛行于新罗。其弟子中,道义返国后住于迦智山创派,洪涉亦于实相寺创派,皆为朝鲜曹溪宗九山之一。[宋高僧传卷十道一传、祖堂集卷十五、景德传灯录卷七、联灯会要卷五、五灯会元卷三、朝鲜禅教考、朝鲜金石总览上]

 (五)唐代不空三藏之法讳。不空为南印度师子国人,师事金刚智,学悉昙章。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来华,宣扬密宗教义,译出经论甚多。(参阅‘不空’975)

 (六)日僧。为福亮法师俗家之子。福亮,又称福领,原系我国吴人,后东渡日本,并归化为日本人,出家后住于大和元兴寺。智藏自年少即居于元兴寺,出家后与父同事慧灌为师,从学空宗。后来唐礼谒吉藏,探研三论奥义。返日后,住于法隆寺,讲授空宗之旨。古来以师为日本三论宗之第二传。天武元年(673),大和川原寺书写大藏经,师奉敕任督役之职,同年任僧正。门下有道慈、智光、礼光等。寂年、世寿均不详。[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中、扶桑略记第五、僧纲补任抄出卷上]

分类:佛学大词典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