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消石大丸的作用,消石大丸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称:消石大丸
成分组成:
消石6两(朴消亦得),大黄8两,人参2两,甘草2两。
出处:
《千金》卷十一。
主治:
十二癥瘕,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
加减:
功效:
用法用量:
欲下病者用2丸,若不能服大丸者,可分作小丸,不可过4丸也。欲令大,不欲令细,能不分为善。若人羸者可少食,强者不须食,20日5度服,其和调半日乃下。若妇人服之,下者或如鸡肝,或如米汁正赤黑,或1升,或3升。下后慎风冷,作1杯粥食之,然后作羹臛自养,如产妇法,6月则有子。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3年苦酒3升置铜器中,以竹箸柱器中,1升作一刻,凡3升作三刻,以置火上,先纳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纳余药,又尽一刻,有余一刻,极微火使可丸如鸡子中黄。
临床应用:
各家论述:
用药禁忌:
禁生鱼、猪肉、辛菜。
附注:
大消石丸(《三因》卷九)、消块丸(《丹溪心法》卷三)、千金消石丸(《准绳·类方》卷二)、夹钟丸(《家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