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九龙丹的作用,九龙丹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称:九龙丹
成分组成:
儿茶、血竭、乳香、没药、巴豆(不去油)、木香各等分。
出处:
《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
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初起未成脓者;梅毒初发,遍身见红点者;或阳物肿痛破烂者。
加减:
功效:
活血,消肿,败毒。
用法用量:
每服9丸,空心用热酒1杯送下。行4-5次,方吃稀粥。肿甚者,间日再用1服,自消。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蜜调成1块,瓷盒盛之。临时旋丸寒豆大。
临床应用: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本方所治病证,皆湿热蕴结,挟痰与血,酿成大毒,有牢不可破之势。若以轻浅通套之药,祛其湿热,解其郁毒,杯水车薪,决难济事,即以大黄、芒消等寒药下之,亦如以水沃石,水去而石依然。故必以巴豆之大辛大热,无坚不破,无闭不开,腐化一切有形之物,由大便荡涤而下,方能剿寇擒巨,悉无遗类。至于血竭之行瘀,木香之理气,儿茶之化痰,乳香没药,芳香通络,定痛疏邪,皆为巴豆之辅佐,而各搜求其病本耳。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附注:
九龙败毒丸(《经验奇方》卷上)。九龙丸(《中药成方配本》)。花柳九龙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