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输入需要查询的方剂:

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消风散的作用,消风散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称:消风散

成分组成:

当归1钱,生地1钱,防风1钱,蝉蜕1钱,知母1钱,苦参1钱,胡麻1钱,荆芥1钱,苍术1钱,牛蒡子1钱,石膏1钱,甘草5分,木通5分。

出处:

《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

风湿热毒浸袭肌肤,致患瘾疹,湿疹、风疹。

加减:

功效:

疏风清热,除湿止痒。

用法用量:

上用水2钟,煎8分,食远服。

制备方法:

临床应用:

①急性肾炎《浙江中医杂志》(1986;9:392):用本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100例,由风湿热邪客于肌表所致,方用荆芥、防风、大力子、当归、苍术各10g,蝉衣、生甘草、木通各5g,苦参、生地、茺蔚子各10-20g,知母5-10g,石膏20-30g。水肿明显者加茯苓皮、车前子;疮疡加紫花地丁、蒲公英。15天为1疗程。经1疗程服药后,81例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检正常),10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红细胞均在+以下),5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4例无效。总有效率96%。②湿疹《新医药学杂志》(1976;8:15):治疗湿疹44例,药用:荆芥3g,防风4.5g,当归6g,生地9g,苦参6g,蝉衣3g,苍术1g,厚朴1.5g,僵蚕3g,藿香3g,知母3g,牛蒡子4.5g,木通1.5g,甘草1.5g,石膏18g,薄荷1g。每日1剂。对皮损较重者,外用新鲜马齿苋进行湿敷。服药最少者5剂,最多者23剂,平均20剂。结果近期治愈(症状及皮损全部消失)38例,基本治愈(仅残留少许皮损,自觉症状基本消失)6例。对渗出型皮损者效果较好。治疗中,须饮食清淡,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

各家论述:

《中药方剂学》: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故方中以荆芥、防风、牛子、蝉蜕开发腠理,透解在表的风邪为主药;由于因湿热相搏而致水液流溢,故以苍术之辛苦温,散风祛湿,苦参之苦寒,清热燥湿止痒,木通渗利湿热为辅药;风热客于皮肤涉及血分,又以当归和营活血、生地清热凉血,胡麻仁养血润燥,石膏、知母增强清热泻火之力,均为佐药;甘草解毒并能调和诸药为之使。合用有疏风清热,除湿消肿之功。

用药禁忌:

服用本方时,不宜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

附注:

凉血消风散(《外科大成》卷四)。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消风散字相关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