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饮的功效与作用

输入需要查询的方剂:

参苏饮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参苏饮的作用,参苏饮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称:参苏饮

成分组成:

前胡3分,人参3分,紫苏叶3分,茯苓3分,桔梗半两,木香半两,半夏(汤)半两,陈皮半两,枳壳(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出处:

《三因》卷十三。

主治: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苔白脉浮。

加减:

哕者,加干葛;腹痛,加芍药。

功效: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

制备方法:

上为锉散。

临床应用:

各家论述:

1.《古今名医方论》:叶仲坚曰,此咳嗽声重,痰涎稠粘,涕唾交流,五液无主,寒湿稽留于胸胁,中气不固可知矣,故以人参为君;然非风寒之外邪来侮,则寒热不发,而痰涎不遽生,故辅以紫苏、干葛;凡正气虚者,邪气必盛,故胸膈满闷,辅以陈皮、枳壳,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于心下,非辛燥不除,故用茯苓、半夏,少佐桔梗以开之;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任前胡之降;欲解表者,必调和营卫,欲清内者,必顾及中宫,此姜、枣、甘草之所必须也。名之曰饮,见少与缓服之义。2.《医方集解》: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用药禁忌:

附注:

参苏汤(《普济方》卷四○三)、人参前胡散(《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十味参苏饮(《保婴金镜录》)、冲和汤(《济阳纲目》卷十一)。本方改为丸剂,名“参苏丸”、“参苏理肺丸”(见《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局方》(淳祐新添方)有干葛;《易简方》有干葛,无木香。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参苏饮字相关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