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术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输入需要查询的方剂:

参术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参术调中汤的作用,参术调中汤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称:参术调中汤

成分组成:

白术5分,黄耆4分,桑白皮3分,甘草(炙)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2分,青皮(去白)2分,陈皮(去白)2分,地骨皮2分,白茯苓2分,五味子20个。

出处:

《内外伤辨》卷中。

主治:

暑伤胃气。痞闷满膨,不思饮食,喘嗽蒸热。皆中气有亏所致。脾胃虚弱,遇6-7月霖雨,身重短气,骨乏无力。

加减:

功效:

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

水2盏,煎至1盏,去滓,早饭后大温服。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1服。

临床应用:

各家论述:

1.《内外伤辨》:《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耆甘温,泻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2.《杏苑》: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草、黄耆补中益气为君;桑白皮、麦冬、五味清肺金止喘嗽为臣;青皮、陈皮行滞气消痞闷为佐;地骨皮解蒸为使。

用药禁忌:

忌多语言劳役。

附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参术调中汤字相关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