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正行论什么意思,根本正行论的意思及解释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根本正行论的含义及解释

词语:根本正行论

【根本正行论 】

梵名Mu^la^ca^ra 。凡十二章。印度耆那教空衣派次要圣典之最古者。约成书于一世纪后,五世纪前。注释家瓦修南丁(Vasunandin,十二至十三世纪顷)谓本书作者为瓦塔凯拉(梵Vat!t!akera ),并为各章定名:二十八种根本道德(梵Mu^la -gun!a )、略说‘放弃’(梵San%ks!epa -pratya^khya^na )、出家正行(梵Sama^ca^ra )、五种正行(梵Pan~ca^ca^ra )、清净之施物(梵Pin!d!a -s/uddhi )、十二种思索(梵Dva^das/a^nupreks!a )、教法精要(梵Samaya -sa^ra )、戒德(梵S/i^la -gun!a )等。然另有学者主张:(一)本书内容迭有重复,并辑有其他宗派之论述,故凯拉应为编纂者而非著作者。(二)另有书名相同,内容类似,而以康达康达(梵Kundakunda )之名刊行者,恐系后人伪托改窜之作。

分类:佛学大词典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