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十六心什么意思,见道十六心的意思及解释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见道十六心的含义及解释

词语:见道十六心

【见道十六心 】

p0642

  俱舍论二十三卷九页颂云:世第一无间,卽缘欲界苦,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缘集灭道谛,各生四亦然。如是十六心,名圣谛现观。此总有三种。谓见缘事别。论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卽缘欲界苦圣谛境,有无漏摄法智忍生。此忍名为苦法智忍。为显此忍是无漏故;举后等流以为标别。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华果树。卽此名入正性离生。亦复名入正性决定。由此是初入正性离生,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经说正性,所谓涅盘。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趣涅盘,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此忍生已;得圣者名。此在未来舍异生性。谓许此忍,未来生时,有此用非余。如灯及生相。有余师说:世第一法,舍异生性。此义不然。彼此同名世间法故。性相违故;亦无有失。如上怨家,能害怨命。有余师说:此二共舍。如无间道解脱道故。此忍无间,卽缘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应知此智,亦无漏摄。前无漏言,遍流后故。如缘欲界苦圣谛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复于法智无间,总缘余界苦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苦类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此境,有类智生;名苦类智。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得类名。以后随前而证境故。如缘苦谛欲界及余,生法类忍法类智四;缘余三谛,各四亦然。谓复于前苦类智后,次缘欲界集圣谛境。有法智忍生;名集法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欲集,有法智生;名集法智。次缘余界集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集类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此境,有类智生;名集类智。次缘欲界灭圣谛境,有法智忍生;名灭法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欲灭,有法智生;名灭法智。次缘余界灭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灭类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此境,有类智生;名灭类智。次缘欲界道圣谛境,有法智忍生;名道法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欲道,有法智生;名道法智。次缘余界道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道类智忍。此忍无间,卽缘此境,有类智生;名道类智。如是次第,有十六心,总说名为圣谛现观。

分类:法相辞典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诗词大全
 
成语大全
说文解字
黄历农历
起名取名
实用资料
游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