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佛学词典 - 阿罗汉

阿罗汉

什么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意思?【佛学知识大辞典】提供在线佛学知识阿罗汉查询服务,相关内容采编自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国百科全书,英汉对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俗语佛源,法相辞典,翻译名义集,佛学次第统编,五灯会元,南传佛教英文辞典,历代名僧辞典,阅藏知津,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等典籍。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害阿罗汉

【害阿罗汉】p0931俱舍论十八卷四页云: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想;于彼依止,起定杀心。无简别故,亦成逆罪。若有害父,父是阿罗汉,得一逆罪。以依止一故。若尔;喩说当云何通?诃责彼罪。颂曰:若杀加行时,彼非阿罗汉;将死方得阿罗汉果。能杀彼者,有逆罪耶?无。于无学身,无杀加行故。

分类:法相辞典

退法阿罗汉

【退法阿罗汉】p0913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一、退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不思自害;若放逸,若不放逸;俱可退失现法乐住、及世间功德。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二解杂集论十三卷十页云:退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可退失现法乐住。思惟者:欲害自身。不思惟者:不欲害

分类:法相辞典

无阿罗汉等

【无阿罗汉等】p1071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四页云:诸有此见,世间无阿罗汉。此谤道邪见;见道所断。此谤道邪见者:显彼自性。见道所断者:显彼对治。谓于道谛,忍智已生;于彼所有不正推寻,不正分别,颠倒见,不平等取,便永断灭没。复次此见于道处转;故见道时,卽断。如草头露,日出则干。此亦如是。无正至,此谤

分类:法相辞典

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

【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p0850大毗婆沙论六十二卷六页云:契经中说:有阿罗汉、名乔底迦。是时爱心解脱。彼六反退失阿罗汉果已;第七反还得阿罗汉果时,恐复退失,以刀自害。问:彼为是退法?为是思法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是退法;何缘自害。若是思法;何故退耶?答:应作是说:彼是退法。问:若尔

分类:法相辞典

思法阿罗汉

【思法阿罗汉】p0852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二、思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卽能不退;不思害时,卽可退失。此人作是思惟:宁使我胜诸魔;不令诸魔胜我。如是思已,而思自害。此亦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二解杂集论十三卷十页云:思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不思惟,卽可退失现法乐住。若思

分类:法相辞典

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

【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p0785瑜伽八十卷十八页云:问:若一切阿罗汉皆得心自在;何因缘故,不舍寿行,入般涅盘;虽苦所逼,而久住耶?答:功能有差别故。所以者何?有一分阿罗汉,能舍寿行;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罗汉,能增寿行;一分不能故。

分类:法相辞典

阿罗汉苾刍不能习近五种处所

【阿罗汉苾刍不能习近五种处所】p0785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六页云: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畜受用诸欲资具。如是不能妄计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又亦不能怖畏一

分类:法相辞典

阿罗汉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

【阿罗汉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p0785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又阿罗汉、虽现追求供身财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谓能超过杀生、偷盗、妄语、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过妻妾、畜积、二邪受用。

分类:法相辞典

阿罗汉果但可退失现法乐住

【阿罗汉果但可退失现法乐住】p0784俱舍论二十五卷四页云:经部师说:从阿罗汉、亦无退义。彼说应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如何由教?经言:苾刍!圣慧断惑,名为实断。又契经言:我说有学,应不放逸;非阿罗汉。虽有经言佛告庆喜我说利养等亦障阿罗汉;而不说退阿罗汉果。但说退失现法乐住。经言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

分类:法相辞典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盘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盘】p0783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阿罗汉惟住无记心而般涅盘?答:惟无记心、顺心断故。谓善心强盛,坚住难坏;能令余心、长时续起,于心断不顺。无记心羸劣,如朽败种,不坚住,易坏,不能令余心长时续起。故于心断,最为随顺。有说:以无记心、起过患少故。谓善不善心、由二

分类:法相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