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佛学词典 - 自在

自在

什么是自在?自在是什么意思?【佛学知识大辞典】提供在线佛学知识自在查询服务,相关内容采编自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国百科全书,英汉对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俗语佛源,法相辞典,翻译名义集,佛学次第统编,五灯会元,南传佛教英文辞典,历代名僧辞典,阅藏知津,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等典籍。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心自在者

【心自在者】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大供养。此二类圣者皆已除尽一切障碍束缚,于禅定自在中,心无牵挂而能自由运作,故称心自在者。妙法莲华经卷四(大九·二八中):‘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

分类:佛学大词典

心自在地

【心自在地】指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已达此阶位之菩萨,于他心得自在,自心亦得无碍智,故称心自在地。至此地者,能离六染心中之第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大乘起信论]

分类:佛学大词典

不空钩观自在菩萨

【不空钩观自在菩萨】不空钩,梵名Amogha^n%kus/a。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下列之最西端。此菩萨之本誓为以大慈大悲之钩引摄众生,能钩召诸佛圣智入众生之心,并能钩召一切众生入诸佛境界,其意愿决定不空。密号化现金刚,种子为逘(sa)或瓺(dhi),三昧耶形为莲华上钩(莲华上立钩)。依秘藏记

分类:佛学大词典

不自在

【不自在】(一)梵语a-i^s/vara。音译阿伊湿伐啰。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经(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则以不自在为乐。’(二)为印度数论派哲学所立根本思惟机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金七十论(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二非智,三爱欲,四不自在,此四法是多摩相。

分类:佛学大词典

大自在天外道

【大自在天外道】印度古代十六种外道之一。以大自在天(即摩醯首罗)为世界之创造神,奉祀大自在天,期得解脱之外道。又称自在天外道、摩醯首罗论师。其教徒涂灰于身,故又称涂灰外道。提倡三神一体之说,以摩醯首罗为本体,并谓梵天及那罗延为其所化现。依外道小乘涅槃论载,摩醯首罗论师主张摩醯首罗常住不变,三界中一切

分类:佛学大词典

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梵名Mahes/vara,巴利名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S/am!kara)、伊舍那(梵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

分类:佛学大词典

八大自在我

【八大自在我】即涅槃所含常、乐、我、净四德中,‘我’乃自在无碍之义,大我即如来法身,具足八种大自在,故称八大自在我。又作八自在、八变化、八神变。即:(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无得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

分类:佛学大词典

二种自在

【二种自在】指观境自在、作用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载:(一)观境自在,指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二)作用自在,指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

分类: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