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性?体性是什么意思?【佛学知识大辞典】提供在线佛学知识体性查询服务,相关内容采编自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国百科全书,英汉对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俗语佛源,法相辞典,翻译名义集,佛学次第统编,五灯会元,南传佛教英文辞典,历代名僧辞典,阅藏知津,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等典籍。
【诸相非称名言有实体性】p1362瑜伽七十三卷三页云:若谓诸相,如名安立;由名势力,相自性起;是则彼相假立名前,应无自性。彼既无有;假立名言,亦应无有。是故二种,俱成无过。又假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应有众多差别体性。又依他过。由彼诸相,但依于他,假建立故。是故一切假立名言,如其自性,不应道理。犹
分类:法相辞典
【论体性】p1329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论体性?谓有六种。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导论。言论者: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尚论者: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若自所摄诸欲,他所侵夺;若他所摄诸欲,自行侵夺;若所爱有情所摄诸欲,更
分类:法相辞典
【十波罗蜜多体性】p0129成唯识论九卷十四页云:此十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有义、第八以欲胜解及信为性。愿以此三为自性故。此说自性。若并眷属;一一皆以
分类:法相辞典
【法界体性观】(术语)密家观阿毗罗吽敛之五字,谓之字轮观。以字轮观所用之阿等五字即法界之体性故也。三摩地仪轨曰:‘结三摩地印,入法界体性三昧,修习五字旋陀罗尼。(中略)旋复谛思惟,字字悟真实,初后虽差别,果证皆归一。’
分类: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法界体性智】(术语)密家所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名法界。其诸法所依之体性,名法界体性智者,对之决断分明也。此智以之配于五如来中之大日如来。菩提心论曰:‘中方毗卢遮那佛,由成法界智为本。’秘藏记本曰:‘法界体性智三密差别,数过刹尘,名之法界,诸法所依故曰体也。法然不坏,故名为性。决断分明,得以为智。
分类:丁福保佛学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