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词大全 - 诗词查询润色

润色的诗词,润色全诗大全,润色诗句全集

请输入查询关键词:

失题

【作者:李处权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瑯。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常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

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

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

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

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

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

寄希真

【作者:李处权

岁晚沉沉双鲤鱼,交情可是白头疏。

含香不见为郎后,吐屑频闻赐对余。

内廏给乘千里马,大官供饵万钱厨。

丝纶润色须公等,莫负平生载腹书。

大人生日

【作者:李处权

天欲斯文起,时将此道拢

昭明应熊梦,爽拔降神崧。

业则真王佐,猷当沃帝聪。

尊经独韦氏,识字必扬雄。

制作超前辈,篇章萃古风。

不忧时易失,却怕俗多聋。

日月胸襟里,江湖度量中。

谗深遭璧玷,施博尽金空。

指日风云会,来时雨露蒙。

经纶观世业,润色付宗工。

炯炯丹心壮,氲氲浩气充,

桧坛休跨鹿,丹鼎且蟠龙。

载诞佳辰及,高门喜气融。

捧觞欣有祝,陈颂愧无功。

舞鹤窥筵净,偷桃照座红。

孔庭诗礼集,请访吸川虹。

文相生日

【作者:金君卿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

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

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

三叶凋堦蓂,嘉梦符熊罴。

岂物锺岳灵,囊括昂与箕。

夹山州之望,罄竭敢自私。

复疑於其来,释老亲抱持。

道貌莹襁褓,公相乃余姿。

胜衣惜寸阴,问学俱忘疲。

过目已解悟,知妙初无师。

峨冠践场屋,发策趋丹墀。

儒馆聊税息,伟望临华夷。

知公孰能尽,荆公每嗟咨。

谓与公所学,展矣无可疑。

所忧异世习,老不见设施。

勃兴得神考,丞弼须臯夔。

公始在劝讲,朝夕输论思。

君臣由一德,协合踰埙篪。

法度日新美,小不遗毫釐。

衔恤俄去位,虚佇同调饥。

迨归不阅岁,再迁居近司。

荆公镇江左,成绩忧废隳。

润色固赖何,可但如曹随。

一朝困憸言,补外垂十朞。

眷倚晚益厚,爰立兹可期。

先帝遣神游,登用多非宜。

恭默久不言,狙诈事谩欺。

经始稽典坟,利泽覃四维。

反指为虚政,屏弃无孑遗。

勋旧比共驩,东南困流离。

高怀信安恬,国尔关盛衰。

所增在式廊,上帝初耆之。

年来闢四门,比德皆纷披。

群才得彙征,灵光动晨曦。

而公屈方面,疑叹均一辞。

肇此始生日,川至来繁禧。

矧上思肯构,绳墨繄谁尸。

典策备广庭,三节方星驰。

归与庙堂上,百辟劳瞻仪。

步趋谢几杖,康宁见期颐。

阜俗犹禔身,温饱兼恂嫠。

陶冶既礼乐,於变无浇漓。

英声播金石,是皆出人为。

公嫓自鲸劓,了不见成亏。

庄周肆诋訿,所以尊孔尼。

发挥自公手,千载无沉迷。

邦人申寿祝,稚艾肩相随。

具幸公少留,此语真愚癡。

和子华兄同永叔饮三班官舍兼约明日饮永叔家

【作者:韩维

视草名臣润色才,玉墀晨退共徘徊。

朝廷无事文书省,台阁相欢笑语开。

少厌赓酬停落笔,旋寻歌舞约衔杯。

广文主簿官閒冷,不是诗情岂合来。

后庭花

【作者:董嗣杲

有叶无花孰与同,繄谁指作雁来红。

翠梢润色攒秋瓣,玉树遗歌入野丛。

混迹尘泥欺落日,强颜篱落媚西风。

丽华曾洒当时泪,不把胭脂染井桐。

和宗易作屋之什

【作者:陈傅良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李仁甫除丧作诗问之

【作者:晁公溯

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隣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紬绎须史迁,校讎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越调】小桃红 消遣

【作者:爱山

一溪流水水溪云,雨霁山光润,野鸟山花破愁闷。乐闲身,拖条藜杖家家问。

问谁家有酒,见青帘高挂,

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

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酒解愁肠破僝僽。

到心头,三杯涤尽胸中垢。

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

上西垣舍人

【作者:王安石

共说才高世所珍,诸贤谁敢望光尘。

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

赋拟相如真复似,诗看子建的应亲。

仍闻悟主言多直,许史家儿往往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