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词大全 - 诗词查询天庭

天庭的诗词,天庭全诗大全,天庭诗句全集

请输入查询关键词:

偈颂八十七首

【作者:释慧开

灵山大法王,末运希所遇。

声名遍天下,乾坤恣独步。

草鞋挂龙休,三宣浑不顾。

凌灭曹源生,训徒参活句。

宗门个样师,熟不生恋慕。

天庭重降勅黄来,凌霄峰顶施甘露。

偈颂九十三首

【作者:释梵琮

普天迎瑞气,遍界庆生辰。

水有朝宗意,葵倾向日心。

衲僧随日转,林下仰天庭。

乙亥六月乡民祈雨寿春祠下嘉澍既降槁苗尽兴

【作者:裘万顷

忧时曾上天庭疏,悯物今为旱岁霖。

一夕风霆百川水,四郊香火万民心。

山巅定有烟霞宅,夜半常闻钟磬音。

傥许尘踪拜仙驭,何时得与白鸥盟。

许洞归吴中

【作者:钱惟演

草熏风暖接长亭,一曲骊歌倒醁醽。

怀古更投玄石赋,舣舟闲采紫茎萍。

醉抛隋岸杨花白,吟过淮山桂树青。

可使长离终鎩羽,渊云辞藻掞天庭。

送从弟叔韶尉东阳

【作者:楼钥

阿连少也爽,孤立生气燄。

壮年淬词锋,倾心事铅椠。

胶庠困虀盐,世科终稳占。

再兴连桂堂,尔祖真不忝。

况将尉东白,士友尚歆艳。

惟我爱子深,老矣犹不厌。

固知为子喜,颇亦动吾念。

赠子当以言,苦口当针砭。

此邑子旧游,历历数行店。

棠阴见郎君,遗老喜窥觇。

其民最服义,情伪靡容掩。

莫恃采棒威,要使慕巾垫。

子文多立就,词采更华赡。

吾闻恃俊者,塞门关反坫。

前贤最加谨,临用更重捡。

他时可待取,天庭得锦掞。

吾家有素风,耳目久濡染。

毋庸慕豪举,助廉先以俭。

湎酒更宜戒,平地有深堑。

酣畅当有时,勿习杯潋滟。

持论毋过高,斯言却防玷。

立节毋务奇,躐等恐成僭。

外物思过分,检身但多欠。

勿嫌一尉卑,封清尚为傔。

仕途固险巇,大要进以渐。

不须苦求知,真知奏应剡。

向来湖海豪,四十可收敛。

宁为处囊锥,莫作露刃剑。

匆匆掺祛别,鱼鲜酒方酽。

刮目待子归,罔俾吾言验。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作者:楼钥

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

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

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

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

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

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

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叮

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

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

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

採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

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

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宝,毡裹辎軿。

帝{左犭右巴}既北去,弃与朽壤并。

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

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

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

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

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

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

锦囊荷倾倒,快覩喜失声。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

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

犹有婺与抚,碔砆近璜珩。

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

响搨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

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迹得旧物,庶几窥典刑。

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

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

次翁来借诸家易解闻已有新说以诗借观

【作者:刘子翚

天庭吐气作静红,警逻犹烦小试中。

政使著鞭无暇日,惟应读易有清风。

昼评一卦纷然异,夜梦三爻廓尔通。

闻说新笺极玄妙,可无残剩到衰翁。

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作者:刘兼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将同玉蝶侵肌冷,也遣金鹏遍体飞。

夜卧始知多忝窃,昼行方觉转光辉。

深冬若得朝丹阙,太华峰前衣锦归。

野烧

【作者:利登

初如萤灯一点明,须臾数点如疎星。

忽然联亘势不断,俨如金蛇破夜惊纵横。

又如长虹百尺渴奔饮江罢,蜿蜒夭矫势欲凌青冥。

奇光异色不可以正视,倒影茅屋但觉烨弈光荧荧。

我闻昔者王家有宝镜,镜横八寸名紫珍。

涂以金膏傅珠粉,碧光绛气连属日月含天庭。

又闻西方圣者释迦子,只林演法导群生。

祥光自顶涌不尽,三千世界合作一色白月明。

今之奇光异色无乃是,不然安得有此瑞彩突兀来峥嵘。

天公有妙手,变化谁能名。

忽从青青现有象,还复槁灭归无形。

遗烬尚足泽万物,生意行又盈乾坤。

乃知元气本不死,不逐火化常存存。

君看余泽滋萌达,岂彼死灰能神灵。

秋风治荡吹万宝,拭目千室仓箱盈。

劝驾桂林乡举

【作者:李曾伯

十年复此主文盟,喜得名邦岁贡英。

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

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

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