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咏】
生忆眠云处,当檐列翠屏。
有时聊极目,尽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悬图恨忽醒。
数峰秋欲活,虚籁夜重听。
地镇三吴远,天连万古青。
几人曾得道,是草即通灵。
松鹤閒窥鼎,龛僧闇诵经。
终须卜长往,回首谢明庭。
【作者:张栻】
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
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
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
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
举头见南山,佳处政在此。
地偏心则远,意得道岂否。
张侯谢银鱼,筑室娱燕几。
小亭才寻文,景物自新美。
颇闻双瞳清,亦复强步履。
不妨数登临,倚杖看云起。
高咏悠然篇,冰鸿送千里。
【作者:张耒】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
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
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
撞钟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余力。
萦纡石磴造山顶,上有玉人方燕寂。
北轩三伏飞冰雪,一日掠尽淮山色。
东游尘土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
青鞋布袜旧家风,此身终效名山役。
【作者:曾丰】
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
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
泥丸至丹田,盖著半生力。
若为鬓与须,白者日加益。
陆展余染方,岂固未全得。
老聃生世初,鬅鬙头已白。
公白才十年,视祟迟半百。
纸帐挂斋中,竹奴欹枕侧。
染亦无所施,元方不须觅。
或疑白之根,勃窣蟠胸臆。
太白缘搜诗,少陵为忧国。
根未能中芟,华宁不外茁。
根华理固然,抑复容有说。
春浅未多温,腊颓有余冽。
纷纷破萼梅,衮衮放花雪。
融结上鬓须,愈白愈清绝。
少于仁用功,晚以静为德。
厌坐广平堂,归住子云宅。
卧听儿吟哦,起视孙戏剧。
颐间莹生朱,眼底光盎墨。
鬓须从白尽,不失寿箕翼。
切毋痛著梳,更勿闲事镊。
长留与人看,知是老仙伯。
曳裾客盈门,我独有诗癖。
齿愿与公俱,倒指满千亿。
年年赋寿诗,岁岁为贺客。
【作者:曾丰】
东都有人持汉斧,南国无人系周圄。
未从刀锯宥者三,先即桁杨听之五。
五三异念同一仁,圣贤典故公日新。
心从仁上勘得道,笔与民间点为春。
百未试一刑几厝,忘其劳绩况恩数。
天语疑由公出然,公心默与天通故。
持平已遂留何须,责难未了归可图。
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
剖斗折衡还未可,非绵蕞莫矫丛脞。
结绳之外画冠余,作古幸无嫌自我。
【作者:袁说友】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
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
从公至游境,左右余芳鲜。
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