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胤骥】
病起犹未王,言归聿何速。
所叹鸡肋微,犹成道旁筑。
得失一以分,宁免相刺促。
快哉良友言,自计亦已熟。
同游异去住,临歧更反覆。
肩舆晨相送,秋光何澄穆。
江流镜面静,轻雨时絜霂。
小艇闲泛泛,约略孤飞骛。
远山绕前后,使人牵顾复。
或削如立壁,或萦如雾縠。
或敦如釜覆,或攒如剑矗。
或如豹猊奔,或如蛟螭伏。
眼喧破孤寂,所恨不能逐。
篙师正逢迎,徐行入涔渎。
孤舟倦鸦轨,短纟互困更仆。
不禁风雨声,蓬底响谡谡。
野水竹间流,垂条槛中绿。
舟人叹艰阻,予意想濠濮。
触境都无言,默稿已在腹。
次第词纵横,挥毫但镞镞。
舌存视张子,髀生笑刘牧。
文章贵得意,何为苦献牍。
妍媸浪随人,取舍疆颜服。
试观彼岑楼,高之可寸木。
虽有巨室资,无如匠人斫。
昔贤重食力,坎坎思伐辐。
吾今亦何为,考槃矢寤宿。
永息汉阴机,不问成都卜。
闲居信可乐,非乃为题日。
【作者:郑胤骥】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
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
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
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
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
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
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
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
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
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
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
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
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
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
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
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
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
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
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
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
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
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
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
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
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
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
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
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
【作者:张羽】
苍山走南门,雉堞隐相并。
明湖眇东汇,乱石皆北向。
势如渴虹奔,饮首临巨涨。
孤亭压其颠,洼石类盆盎。
十手可对饮,斧凿自天匠。
平生爱山水,脱身事幽访。
落帆绝壁下,登探俯清旷。
冥冥沙鸟逝,泛泛渔舟漾。
崩崖露黄肠,云是古人葬。
我闻襄阳山,兹名乃相况。
羊公仁足怀,杜子功可尚。
当时一跻攀,山势益增壮。
愧我非古人,登兹独惆怅。
且当随鸥鹭,散发凌浩荡。
长啸天地间,身名两俱忘。
“并”,音“傍”,与“忘”皆去声。
【作者:袁凯】
日月异行,川岳异途。
嗟嗟我人,胡能并居。
衎衎夫子,奕世之儒。
婴耽世华,而味道腴。
伊余后生,固陋荒芜。
学匪上达,质为下愚。
既蒙不鄙,通家视余。
朝趋函丈,夕陪座隅。
话言谆谆,既沾且濡。
其沾如何,如彼时雨。
膏液渗漉,萌芽翘举。
庶几有成,实坚实好。
如何翩然,远迈于道。
肃肃王命,孰敢后之。
峨峨闽关,载驱载驰。
汤汤江流,泛泛行舟。
篽篽仆夫,负担以趋。
悠悠长林,萧萧逝波。
瞻望弗及,为之奈何。
昔为长葛,松柏是依。
今为转蓬,荡然无归。
山则有徂,河则有渚。
嗟嗟我人,独行踽踽。
天高无穷,地长茫茫。
允矣夫子,何时可忘。
【作者:萧规】
吴榜何年遇东浙,带得山阴一篷雪。
春风浩浩吹不消,夜月娟娟照偏洁。
雪篷主人且好奇,载客日游随所之。
呼酒恒持金凿落,对花每品玉参差。
咿哑柔橹渡湖曲,惊起鸳鸯不成宿。
泛泛斜当琼树移,摇摇直傍银槎宿。
棹歌齐发声抑扬,高情独爱水云乡。
从游酬酢谁最密,儒雅人称马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