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è yī lì shí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解释】:恶衣粝食的意思是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读音】:è yī fēi shí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解释】:恶衣菲食的意思是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读音】:è yán lì sè
【类型】:4字成语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解释】:恶言厉色的意思是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读音】:è shì xíng qiān lǐ
【类型】:5字成语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解释】:恶事行千里的意思是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读音】:wù shī jū xià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解释】:恶湿居下的意思是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读音】:wù jū xià liú
【类型】:4字成语
【出处】:《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解释】:恶居下流的意思是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