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提供在线查询成语骨的意思,故事,读法,正反义词,典故,出处,解释。关于骨的成语。
【读音】:bái gǔ lù yě
【类型】:4字成语
【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解释】:白骨露野的意思是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读音】:ào gǔ lín lín
【类型】:4字成语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解释】:傲骨嶙嶙的意思是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读音】:āi huǐ gǔ lì
【类型】:4字成语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解释】:哀毁骨立的意思是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